1.1 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代理机构,设计单位以及工程地点及规模;拟建建筑物的性质一览表;答疑及补充招标文件需要说明的问题等。以拟建的上海电力学院扩建工程投标书为,介绍上海地区工程勘察报标书编制方法及重点。
1.2 勘察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编制依据主要为招标文件、国家和地方规范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本着“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邻近工程勘察及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用多种成熟的勘测技术手段,如钻探取土、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浅层小螺纹钻孔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来获取各种有效的地质参数和完整的勘察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后提供完整准确的勘察成果,以满足拟建工程设计及施工的要求。
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首先确定项目勘察等级,本项目为乙级。
1.3.1 场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主要是分析拟建场地属于何种地貌。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十余座零星剥蚀残丘外,地形平坦,河港密布,按地貌形态、时代成因、沉积环境和组成物质等方面差异分为泻湖沼泽平原、滨海平原、河口砂嘴岛和潮坪地带。拟建场院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目前上海地区的标书除了说明踏勘的一些具体现场情况外,还都要附几张现场的照片。
1.3.2 场地地基本的构成与特征
根据收集到的邻近工程资料来推断拟建场地的地基土构成以及物理力学性质。这个步骤是写整个标书的关键。后面部分所有的论述都是依据收集的资料来分析的,收集的资料不但要近,而且要准确,现在一般标书都附有邻近建筑物的照片以及《收集资料点位置示意图》。该场地为上海地区的典型标准地层,收集的地层资料分析如下:
a、除暗浜区域外,浅部普遍分布有第②层褐黄色粉质粘土(俗称“硬壳层“,厚度一般为1.5m),该土层性质较好,是辅助建筑和荷重较小建筑物户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b、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底埋深约为9.5m,中间夹有粘质粉土薄层,为高压缩性土层,是天然地基较软弱下卧层和主要压缩层,所夹粉性土对基坑开挖不利。
c、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底埋深约17.5m,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强度的特性,是天然地基主要压缩层。
d、第⑤层灰色粘土和粉质粘土层,层底埋深25.0m,土质均匀,一般作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持力层。
e、第⑥层暗绿色和草黄色粉质粘土层,层顶埋深约25.0m,厚度约为4.5m,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可作为单桩承载力要求不高的一般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f、第⑦1层草黄色砂质粉土,层顶埋深约29.5m,厚度约7.0m,中密~密实,Ps平均值约为7.0Mpa,标准贯入击数平均值约25击。该土层适宜作为本工程9~15层拟建建筑物和教学综合楼、学生活动中心的桩基持力层。该层土是上海地区常用的桩基持力层。
g、第⑦2层灰黄色粉砂层,层顶埋深约36.5m,厚度约8.5m,密实,Ps平均值约13.0MPa,标准贯入击数平均值约38击。该土层为本工程桩基础的良好下卧层。
h、第⑧层灰色粘土层,层顶埋深约45.0m,天然含水量38.1%,压缩模量Es0.1~0.2=4.42MPa,Ps值=1.62MPa。因此层埋深较大,如以⑦1层为桩基持力层时,该层已影响不大。
1.3.3 场地地震效应
主要是按上海市和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程》有关条文,判定场地地震烈度以及液化判别。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基土属软弱土,场地类别为IV类。浅部0~20m范围内无成层分布的饱和砂质粉土和粉、细砂层;故为不液化场地。
1.3.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是浅部土层中的潜水,部分地区浅部粉性土或砂土的微承压水和第⑦层中的承压水。潜水水位埋深一般在地面下0.3~1.5m。地下水和地基土一般对混凝土有无腐蚀性。由于本项目有基坑,基坑施工时应进行降、排水工作。
2. 类同工程经验及地基基础工程预分析
2.1 类同工程经验
这部分是标书的重点,主要借鉴类同工程经验的一些数据。及该工程附近已竣工建筑物的基础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具体为:
本文共 4 页,下载即可获得完整无水印文档
找不到您要的资料?
请简明清晰的描述您想要找到的资料类型或名称,我们会尽快完善。